刮完膩子粉產生氣泡如何處理?當我們刮完膩子粉的時候,我們經常會遇到這樣的問題:在膩子粉層表面出現大小不一,形狀不規則的氣泡,嚴重時甚至會出現鼓包現象。這些氣泡的出現不僅會影響施工質量,而且還會影響裝修效果。那么產生氣泡的原因是什么?又該如何處理呢?今天小編就為大家解答。
1、基層處理不徹底 基層沒有清理干凈,導致灰塵、砂粒等雜物掉入膩子層中,形成小氣泡。 解決方法:用鏟刀把浮塵和雜質清理干凈,然后用清水沖洗墻面。如果墻面比較光滑,可以用鋼絲球沾上白水泥,反復擦拭。 刮完膩子后,一定要做好墻面的清潔工作。因為只有將墻面清理干凈,才能保證后期刷漆的質量。
2、攪拌時間過長 膩子的攪拌時間太長,會導致材料中的水分蒸發,從而出現小氣泡。 解決方法:在攪拌的過程中,盡量減少加水次數。每次加水的量要少一些,攪拌均勻后再繼續加水。 拌制好的料漿,最好靜置10分鐘再使用。另外,還要注意控制好加水量。如果一次加入的水太多的話,很容易造成面層的起泡。
3、批刮厚度不夠 批刮時,如果使用的工具或者方法不正確,也會導致局部產生大量的小泡泡。 解決方案:在施工過程中,應采用專用工具進行操作,并且要由專人負責,避免因操作不當而導致的起泡問題。 批涂前,應先對基面進行處理,確保平整無浮灰,然后再進行批抹。 批涂時,要注意控制好涂抹的厚度。一般情況下,每遍的厚度不要超過1毫米。
4、墻體含水率高 墻體中含水率過高的話,也會導致局部出現大量的小泡泡。
解決辦法:對于這種情況,我們可以采取以下兩種措施:
(1)加強室內通風,加快墻體的干燥速度。
(2)可以在墻上刷一層薄薄的界面劑。
5、底漆未干透 底漆沒干透就刷乳膠漆,也容易產生小氣泡。 解決方案:為了避免這一情況的發生,我們在刷乳膠漆之前,要先做好防潮防水的工作。同時,還要檢查一遍,看有無漏涂的地方。